回归「支付」,从Crypto到TradFi,稳定币的更大叙事是什么?

义乌,USDT,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,如今正在被放到同一个语境里。

作为「世界小商品之都」,过去义乌商户要把商品卖到中东、拉美、非洲,往往需要经过层层代理银行转账,不仅时间长、费用高,还常常遇到资金滞留的风险。

而近年来,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,据华泰证券研报显示,在义乌,稳定币已成为跨境支付的重要工具之一,买家只需在手机上完成转账,几分钟之内资金即可到帐,Chainalysis 更是估算,早在 2023 年义乌市场链上稳定币流动已经超过百亿美元。

虽然 21 世纪经济报道后续调研指出,义乌大多数商户未听说过且不了解稳定币,仅个别商户支持稳定币收款,但这恰恰说明它尚处于早期阶段,却已显示出扩散趋势。

换句话说,稳定币正在成为全球小微贸易商跨境收款的「新型美元」——支付,不仅是稳定币的起点,更是它们进入全球金融体系的最直接切口。

从「支付」,到「全球支付」

稳定币发展至今,应用场景已经多元化:有人用它参与 DeFi 挖矿,有人用它赚取利息,还有人将其作为抵押资产。但在这些用途背后,支付始终是最核心的功能。

尤其是在跨境支付场景的「全球支付」,更是稳定币与传统金融形成鲜明对比的场景。

众所周知,长期以来,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(即 SWIFT)系统一直是跨境交易的核心支柱,但在现代金融需求下,其低效已难以为继——一笔跨境汇款往往要经过多家代理银行,手续繁琐、结算缓慢,可能需要数天才能完成,而在此期间,层层加收的手续费让交易成本居高不下。

对于依赖现金流的企业,或是需要汇款回家的个人用户来说,这些延迟和成本几乎难以承受。说白了,尽管 SWIFT 仍有全球影响力,但它并不是为数字经济的高效率需求而设计的。

在此背景下,稳定币则提供了一条快捷、低成本、无国界的替代路径。它们天然具有低成本、无国界、实时到账的属性,一笔跨境转账,无需层层代理,只要几分钟就能完成,手续费也因网络差异而显著降低。

例如目前主流以太坊 L 2 网络上的 USDT/USDC...

5,598
0
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说明,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。该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欧易观点,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,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,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。请阅读链接文章,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。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。包含稳定币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,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。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,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。